其实我现在思考最多的是什么?
今天两个核心大幅度的降低了仓位,持仓不多了。
那么接下来如果还要赚钱,怎么办的问题?
1.目前的指数到底还能不能向上,如果能,机会在哪里?是继续做核心的延伸?还是做热点的切换?这是根本性问题。
2.如果是核心的延伸,那么怎么来体现市场态度?怎么去评估安全性?
3.如果是风格的切换,那么是现有热点的高低切,还是电风扇行情,指数继续调整?
这里最大的判断是指数和板块的持续性,如果还继续,那丢掉的筹码就的买回来还是买新的?
如果没有,那么资金害怕,就可能大票切小票,高位切低位,这里只能做补涨,但补涨高度有限,要把握好。
这些是必须思考明白的。盘前做好计划。符合条件就干。
因为今天是这一波从金科到太平洋,附带的国芳中央,首次高位集体暴量分歧,而指数缩量,但并没溃败,情绪并没有杀透,毫无冰点可言,只是暴量分歧了下。所以,明后天很关键,到底是调整后继续勇敢向上,还是持续缩量调整走轮动。拭目以待。
接下来的机会风险,应该在这里。这里就需要好好盘算。
汽车出现了高度众泰,是不是可以观察,板块的持续了,因为之前吕兄诟病说汽车没有高度
是的。但我现在没搞清楚,众泰和金科的关系,金科拉,众泰就调整。众泰拉,金科就走不动。但同属于低价人气。如果说拉长的周期看,金科开创了低价的多波高度,众泰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?如果是补充,那么每波高度就有限。如果不是,那就的干掉金科带动板块。
就是感觉众泰每次发动的时机都是做补充,第一次跟浙江世宝,第二次是带汽车,但这次指数起来,又没有选择他。这两个板,又是在主流分歧的时候拉板,不好判断。
只能说,众泰可以观察,需要证明。
不要轻易换主线,不要轻易切股。每一次主线和核心的爆量是需要出来看,后面走好了再进去,如果没有走出来。
必然新的主线在路上了。先把逻辑搞清楚。
主线是反复的分歧一致走出来的,不是今天一个主线,明天一个主线。
目前的主线最强的仍然是地产,证券这种拉几天的都只能是小弟。其次仍然是消费汽车。
目前指数,几个热门板块只是放量滞涨,并没表态往上还是往下,所以市场流动资金还是充沛的,做适合自己的就好。
最近没做国芳,也没做众泰,因为手里一直有太平洋和金科,仓位管理好,这个模式足够了。
做核心,不是预期能涨多高,而是预期市场不行的时候,命硬。不然不上不下,中间价格的人气股是最容易大亏的。
中央商场怎么办?
一句话,至少短周期内,老大从来不跟风,跟风从来不是老大。老大必定是共振甚至领先指数板块上涨,体现其独特气质。
这几天没有怎么看过中央,因为芳芳足够强。但芳芳再强,出身决定了至少一个小周期内只能是补涨,所以到了一定高度爆量后,就很难往上打。
反正,真正的主线核心爆量后稳住是基本要求。
这波从浙江世宝开始吧,你们看我卡了多少股,大多爆量就死,因为指数板块缩量不共振。
最后证券带指数一来,马上卡到了主升,然后死拿不放手。金科多少老师上了车又下了车?为啥,还不是看不懂盘面嘛。
如果没有前面混沌期的反复参与,哪里后面会卡准方向和个股呢?这个并不是运气,而是通盘都思考过了的。因为紧跟盘面。
8.2
1.证券。主要看太平洋承接,承接好,财达证券
可以试。财达上板稳定,太平洋看情况是否吸,
这里太平洋需要比金科强,才能吸。
2.房地产。补涨阳光股份,形态不太好,观望。
这里金科需要容盛杀不动,金科才有低吸价值。
注意均线和首板。
3.汽车。众泰可能会走承接3b,龙虎不好,感觉
是卖点。汽车仍然不好参与。观望。
4.消费。这里主要看国芳,但国芳只是补涨。中
央如果持续杀,国芳很难脱颖而出。观望。
5.超导,观望。
6.对立面,杭州热电如果持续上板,主线观望看
是否有极限低吸机会。
机会来说,没有极端情况,机会仍然在1和2里
面。就算出现极端,机会仍然在1和2尤其是2.
最好走调整。
今天很多坑,回头看,对众泰的判断,每波都是技巧不是实力。
所以,为什么我偏爱打过硬仗的核心股,就是这个道理,该你牛逼你必须牛逼。不该你牛逼,容易翻车。
轻易不切主线,轻易不切股,这是对主线核心的信仰
主流吃肉,总的让老面孔喝汤嘛,不过现在对轮动毫无兴趣。
兄弟们可以看看,昨天今天杀,两个核心太平洋和金科,你要怎么操作都可以。当然今天因为盘面缩量,所以大屁股不受欢迎
万法归宗第一条,有主线做主线,不要轻易换股换核心,把怎么做主线的规律整透并利用规律赚钱。干一行爱一行。
老师们还是爱的太泛滥。
我前面就说过,几年的沉淀,我的技术是没有任何问题的,主要是全局理解力没跟上,导致在选股和持股上有问题。
随着这些问题的解决,有主线的情况下,如何做好主线,如何做好核心,是我盘前唯一需要考虑的问题。
整体指数缩量,证券带不动,情绪不差,上一阶段老面孔呼啦啦起来,今天对立面赢了。没有主线就休息做下反复,各条线期望不太高就行。
回头看,今天也是不错的一天,财达竞价太平洋,金科,反复做,叠加指数大跌还这么强,够可以了,很满意。
主线每次分歧,过程总是那么多的看多看空,终究结果不会骗人。
类似浙江世宝这种,一个阶段强一天,也不好整的
总想感慨一句,做核心上瘾了,真戒不掉了。
不管是推演,审美,持股,买卖点把控,心态越发自信。
而做核心,围绕核心的各种盘算,确实很需要技术和理解力。
并不只是盘前选股,还包括参与条件的确认,还包括如果失败,盈亏比的盘算,板块竞争对手,整体市场量能,甚至包括开盘竞价价格合理与否,前面五分钟,十五分钟的量能。
很多时候,不是选股的问题,是怎么判断顶底,仓位怎么够安全利益够大的问题。
所以,选股的理解力,开仓卖条件确认,仓位的整体匹配,一系列的问题,合在一起,称之为操作体系。
所以,每次主流核心分歧的时候,看盘最辛苦。后面拉长看,走出来的都省心。但也有更多在某个点位就下去了,判断必须得力。
所以,我很佩服那些每天都可以换很多股的老师,我连众泰和金科的关系都要想半天,就几个核心股,盘前做计划还是需要半个到一个小时的,那么几十个股备选操作,还是很牛逼
我经常思考的一个问题是?买的股,凭什么走主升?凭什么市场买账。
1.就一个,必须是全局核心。
2.只要xx涨停,就能带动板块和指数的,哪怕没有也要先卡个位置,我才会去介入和参与。
3.有了核心,不管什么线,什么股,没有超预期走势,就要去比较,我凭什么要换核心?
如何没有理由,那只是仓位控制的问题,仅此而已。
4.有了主线,何时做高,何时做低,反复总结规律,第一时间上车,以等待后知后觉的资金来捧场。
这仍然是道,不是术。